为帮助MBA学员精准掌握学位论文撰写要点,明确论文类型差异与写作思维逻辑,MBA教育中心特邀施丹老师于10月18日星期六下午开展MBA学位论文分类撰写专题辅导讲座。

明晰论文双类型 破解分类混淆痛点
讲座伊始,施丹老师直指MBA学员在论文写作中的首要困惑——论文类型混淆,她强调清晰区分论文类型是写作成功的关键,并将MBA论文划分为“案例研究类”与“专题研究类”两大核心类型,从研究对象、结构要求和核心目标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。
对于案例研究类论文,施丹老师指出其核心在于“对已发生完整事件的总结与反思”。这类论文需包含明确的时间、地点、人物与矛盾冲突等要素,结构上需分为“案例描述”与“案例分析”两部分。结构上应包含“案例描述”与“案例分析”两部分,旨在通过深入剖析事件,提炼可供借鉴的经验或教训。而专题研究类论文则聚焦企业中的具体问题,如绩效管理、成本控制等,强调通过系统调研分析问题成因,并提出具备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。其对策部分需涵盖思路原则、具体内容与保障措施,体现解决问题的系统性。
聚焦写作核心思维 构建 “问题导向” 研究逻辑
在明确论文类型基础上,施丹老师进一步阐释了MBA论文写作的核心思维。她指出,论文写作的本质是从知识学习转向知识应用与创造的过程,其中“从现实问题到理论抽象”的转化能力尤为关键。
她通过“电钻推销”的生动比喻说明,研究必须直面企业真实需求,避免陷入理论空谈或中间环节的无效探讨。真正的研究问题应具备三个特征:尚无现成答案、直接服务于企业实践、能够从现实层面上升至理论高度。施丹老师提醒学员,切忌将论文写成工作报告,应通过理论框架提升分析的深度与普适性。
在逻辑推理方面,施丹老师以“母女饮食选择”等生活化案例,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批判性思维的三个要素——问题、结论与前提。她指出,严谨的论证需确保前提真实可靠、推理过程严密有效,研究中应警惕未明说的假设对结论的潜在影响。同时,她建议通过问卷、访谈、企业数据等多种渠道进行“三角验证”,以增强研究的可信度与说服力。
结合案例实操分析 详解调研与写作技巧
为促进理论知识落地,施丹老师结合多篇典型论文案例,详细讲解了专题研究与案例研究的实操技巧。在专题研究方面,她强调问卷设计应参考成熟量表,样本选择需具备代表性,数据收集过程须透明可溯。在结果呈现上,她建议灵活运用图表等多种形式,提升论述的直观性与说服力。对于案例研究类论文,她则以一篇优秀范文为例,指出其成功关键在于具有明确的理论视角、完整的案例叙事、严谨的分析框架以及最终提炼出的可推广模型,从而实现从“案例描述”到“规律提炼”的升华。

结语: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目标
在互动答疑环节,施丹老师针对学员提出的实际问题给予细致解答。她建议文献综述应参考近五年权威期刊,确保前沿性与可靠性;量表的选取要重视来源的学术公信力;访谈资料需进行系统编码与归类整理,以体现研究的规范性与工作量。最后,施丹老师再次强调,优秀的MBA论文不仅在于形式的规范,更在于思维的严谨与内容的诚意。她希望学员能够坚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,恪守学术诚信,通过扎实的工作和清晰的表达,完成对企业管理实践有切实价值的学术成果。
本次专题辅导讲座内容详实、案例鲜活,有效解决了 MBA 学员在论文写作中的核心困惑,为后续论文撰写奠定了坚实基础。未来,施丹老师还将持续关注学员论文写作进展,提供针对性指导,助力更多 MBA 学员高质量完成学位论文。
图文|蒲诗语
编辑|姚依雅
审核|王玉